一是强化主体,燃旺熔炉。高举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把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的主业主课。自去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期各50人1个月的中青班,实现了主体班常态化。同时针对不同群体,举办了乡镇和区直一把手班、农村和社区领头雁班、普通党员进党校班、农村干部能力提升班等,把党校打造成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训练营”。 二是对外宣讲,高扬“党声”。坚持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自去年以来两名教师为区委中心组授课3次,7名教师在《今日盐湖》对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进行解读,5名教师做客盐湖广电对区“两会”精神进行解读。每年对外宣讲达60多场次,力求做到时时高扬党的声音。 三是注重引领,彰显“红色”。在深入挖掘我区红色文化、德孝文化、关公文化等正能量文化基因基础上,建立了舜帝德孝文化教育基地、关公忠义文化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上王牛庄红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革命教育基地、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院“五基地一学院”,挖掘了龙居雷家坡、解州西元村等十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党性教育教学点,组织学员到教育基地和十个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锤炼党性。(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组织部 李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