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基层党建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考核工作 党员教育 自身建设 资料下载
  欢迎访问盐湖组工网! 今天是
2025/4/5 下午4:14:26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盐湖区坚持边查边改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14-07-28 09:07:22 文章人气数:116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盐湖区各级党组织在活动一开始注重学、查、改、建相结合,在学习中查摆反思、在查摆中整改落实,在整改中全面提高,从具体事情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见到成效。
  一、聚焦解决“四风”问题,在祛除顽疾、转变作风上见成效
  各活动单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确定了一批能够立即办得到、群众看得见的问题先行整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截止目前,全区各活动单位查摆“四风”问题14600余条,已整改落实4800余条。区国税局创新提出了“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办税过程”的服务理念,构建“五心、十多、三型”服务体系。“诚心”,就是将高柜台改造为低柜台,“一机双屏”监控操作全过程,面对面与纳税人沟通交流,拉近与纳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省心”,就是积极推进全职能窗口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一窗式”、“一站式”服务,“舒心”,就是缩短办税流转和办结时间,让纳税人感受高效服务的便捷;“贴心”,就是积极推广网上申报、自助办税、同城通办等现代化办税服务,开辟“纳税人之家”,完善办税厅服务功能设施,让纳税人随时随处享受全天候的服务;“暖心”,即开通12366服务热线,倾听纳税人意见和建议,让纳税人享受无缝对接服务。“十多”“即:说话多交待一句、动笔多书写一下、眼睛多盯着一下、辅导多耐心一些、疑问多请教一下、腿脚多跑动一下、主动多问候一声、语气多缓和一些、行动多谦让一下、电话多翻看一下。通过一个个实际行动,营造舒适型、便捷型、全程型的“三型”办税环境。上王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我与群众拉家常”为主题的“五进五问五留”集中走访活动,实现服务零距离、工作接地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利用20天左右时间,集中对全乡9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农户进行了走访,走访群众1000多户,“面对面与群众接触,心贴心与百姓沟通”,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机关干部亲身感受群众疾苦,促使了宗旨意识增强,服务态度好转,工作作风转变,干事创业激情迸发。北城街道在“下乡调研走过场”问题的整改上,建立 “六必访四必记”的下乡调研制度,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在调研结束后都要形成一篇有分析研究、政策理论、可行建议的调研报告,有效避免了下乡时随波逐流、走马观花的现象。
  二、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解民忧、办实事上见成效
  各活动单位采取 “六进六听、四问四留”的方式,广泛了解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办好惠民实事、好事、难事,达到纾民忧、化民怨、解民困的目的。截至目前,群众共反映民生类、措施制度类等问题983件,初步解决了467件。解州镇为了破解群众跑腿多、办事难的问题,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把计生、民政、户籍等服务窗口集中到一个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发放“爱民便民服务卡”,由党员干部亲自送到服务对象手中, 24小时服务群众,群众有困难随叫随到。同时,探索建立解决农村信访稳定问题的“两不、两到、两对”工作机制。“两不”,即:不听一面之词,不在非矛盾事发地解决问题。“两到”,即:到矛盾纠纷“第一现场”解决问题,到上访户家中解决问题。“两对”,即:对群众要以尊重、理解和沟通交流为主要工作方法,对干部要以教育、监管和督促落实为主要工作方法。通过“两不、两到、两对”工作机制,先后解决了蚕坊村路面整修、山上吃水、解州村路灯安装、郊斜村群众信访等50多个社会稳定问题。区卫生局针对群众反映医疗单位存在的“医疗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细节入手制定整改和服务措施,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群众满意)活动,全面落实向社会公开的“绿色通道无障碍、温馨服务用真情、医患沟通零距离、合理收费讲诚信”等4个方面20余项为民、惠民、便民、利民服务承诺和措施,持续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医院、争当人民满意医生”活动。区教育局针对群众提出的师资水平,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域间还不均衡,入托难、入学难,师风学风教风不严等18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采取规范办学行为、探索拓展薄弱学校改造途径、打造农村优质品牌学校、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幼儿园等措施来落实整改。区民政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急需扩容、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对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刻不容缓、城乡低保管理办法亟待改进等四个突出问题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成效。
  三、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建强组织、发挥党员作用上见成效
  针对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平台不健全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在全区开展了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工作,规范了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八制度一流程”的建设标准,全力打造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连心桥”、“暖心巢”和“加油站”,党代表活动 “全面开花”。中城街道组织党代表开展了“走进社区、联系群众”活动;北城街道结合创卫工作,组织党代表对卫生工作进行巡查;东郭镇召开主题“关心留守儿童青少年”座谈会,并组织了对农村贫困儿童的走访慰问活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双联三亮五服务”的主题(即区直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主动联系社区、联系居民群众,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开展主题服务、志愿服务、组团服务、结对服务和菜单服务),让党员走进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全员报到、全面服务。
  四、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在整改问题、重点突破上见成效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在全区开展了“工作秩序涣散、纪律松弛”专项整治,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开展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权力运行不规范”为主题的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期间,各活动单位结合单位实际,有效施策、积极行动,确保整改取得成效。区环保局在专项整治中,采取“三加三减”的措施,全力促进行政审批大提速。一是加服务,减程序。推行环保工作“保姆式”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二是加通道,减时限。专门开设审批“绿色通道”,突出审批程序“快、简、明、优”;三是加职责、减项目。把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开展了审批事项清理。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瘦身”,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着力解决行政审批“繁、杂、慢”问题。区人社局提出了建设“人性化、温情化”部门的要求,将各窗口的业务流程、所需材料等制作成“便民服务卡”,放置在各个办事窗口,方便群众详细了解政策,避免群众多跑冤枉腿。同时,在每个业务大厅配备免费饮水机、老花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以润物无声的点滴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与群众的感情。
  五、建立健全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在常态管理、长效解决上见成效
  各活动单位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对一些“四风”顽疾通过建章立制进行长期“跟踪”和“治疗”。区工商局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在整改落实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在工作职责方面,制定了《领导班子工作职责》、《机关科室负责人工作职责》、《基层工商所所长职责》等制度;在文风会风方面,出台了《党组会议制度》、《关于规范文件转发和会议召开的通知》等制度;在工作纪律方面,修改并重新印发了《签到考勤和请销假管理办法》;在窗口服务方面,印发了《关于成立个体注册登记大厅的通知》,出台了《注册登记窗口工作规范》;在服务重点企业方面,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企业帮扶联系卡工作的通知》。区农委针对群众提出的在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落实不到位、项目报送不及时等问题,及时研究出台了《盐湖区农委农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盐湖区农委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并在《盐湖农业网》上公开发布。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坚持做到“三把关”,即:区、乡、村层层审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坚持“六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项目竣工验收制;在项目竣工后,能坚持做到“三满意”,即:上级主管部门认可、项目实施单位支持、项目区群众满意。陶村镇在全区率先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解决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正之风,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村风村俗,这项制度目前已推广到全区的所有乡镇(街道)。(钟转朋)
 
 

版权所有: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组织部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解放北路46号
运维管理: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晋ICP备11007830号-1


盐湖组工公众号
扫码关注

“三晋先锋”APP
(苹果版、安卓版)